责任险资讯
2017年以来,网络安全界似乎进入了“多事之秋”。3月,2100万Gmail和500万雅虎账户在黑市公开售卖;4月,黑客团体影子经纪人曝光NSA黑客工具;同月,安恒安全研究院检测到全球有超过9万台机器被利用曝光的黑客工具植入后门;5月,勒索病毒席卷全球,入侵150多个国家近30万台电脑;6月,一款名为“暗云Ⅲ”的木马程序在互联网上大量传播······一次次触目惊心的网络安全事件,让全球公民一度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慌,也再次提醒大众,网络安全防范已迫在眉睫。
中国大陆近年来也发生多起电商、门户网站、互联网金融平台“泄密门”事件,既有邮箱账号、密码泄密,更有多起银行卡信息泄露事件,包括持卡人姓名、身份证号、持卡类别、卡号、CVV码等所有信息,均在地下产业链中进行明码标价,公开买卖。
这种情况下,消费者迫切希望并且愿意从那些他们值得信赖并对他们提供足够保护的公司获得所需要的服务。而对于各大企业而言,维护公司网络安全和用户隐私成为企业成功经营的一个关键因素。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因为对信息安全不够重视,滋生出的各种重大安全问题也慢慢暴露,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就是其中之一,也是涉及面最广、影响最大的问题。当今全球范围内企业出现数据泄露事故的可能性和实际案件都在不断上升,每家公司都在大量存储企业经营数据、客户信息、雇员信息,自己或商业合作伙伴的商业机密,一旦发生数据泄露,损失将难以预估。
网络责任保险,是传统保险中留下的缺口,普通责任险的保单不承保电子数据损失,被保险人或其员工的犯罪或故意行为,或索赔前发生的费用。财产险保单通常将承保范围限定为风险导致的有形财产损坏或用途损失以及特定地点的有形财产损失。而网络责任安全保险可以承保计算机因实际或被指称发生安全故障而未能阻止或减轻计算机攻击所造成的索赔等。
网络保险覆盖主要包含四大类:
1. 技术错误、失误(Errors and Omissions)
例如IT企业的产品开发延期,产品集成出现错误,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
2. 版权、商标等知识产权(Media Liability)
例如与其他企业发生了知识产权纠纷,需要法律方面的费用、赔偿等;
3. 网络、信息安全
例如企业存储的商业机密或用户数据泄露、数据丢失、病毒传播和勒索等造成的损失。
关于勒索,很多企业曾经受到勒索,如不支付一定费用,其网站就被拒绝服务攻击;2013年出现的勒索软件Cryptowall半年绑架了52.5亿份文件,其v3版本造成了3.25亿美元的损失。关于数据丢失,例如,规模仅次于沃尔玛的第二大零售商Target公司电脑网络在2013年被黑客侵入,损失高达2.64亿美元。
IBM 报告认为每年会出现9千万安全事件,无论是上述哪种事件,企业很可能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损失,此时保险就成为了一种必要的补救手段,减少企业经济损失。
4. 隐私数据
同样都是数据层面的内容,隐私数据主要是指现实环境中的失误,如丢失存有敏感数据的笔记本,员工将带有客户信息邮件发错等等。
综合这四类保险类型,网络保险公司的赔偿费用包括有:对受影响客户的通知和系统修复费用、安全事件的调查取证费用、危机管理费用、业务中断造成损失的费用、支付勒索的费用、受损数据还原的费用、补偿入侵造成的账户财务损失的费用,以及补偿电信诈骗造成的损失的费用等。
网络攻击和信息泄露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是营业中断或者收入显著下降、法律责任、监管和行业的调查等等;而对于用户端也会产生如无法享受服务或服务体验下降、个人隐私泄露、财产损失等负面影响。这就要求,各个企业在发展业务的同时,必须加强相关的安全防范措施。
据统计,每年由于网络攻击造成的商业损失高达4千亿美元。欧美成熟企业每年网络安全投入占整体IT投入大约10%,而在国内还不到3%。2015年全球网络安全市场规模预测为770亿美元,2020年将达到1700亿美元,未来3~5年将保持至少10%~15%的年增长率。
当然,从某种角度来说,互联网+保险——网络责任保险在中国的成熟普及推广,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企业的损失,同时避免消费者的损失。
- 2025/04/22新《医师法》下医疗责任险调整要点
- 2025/04/22降低欧盟 IVD/MDR 产品责任保险成本的有效
- 2025/04/22基因编辑临床研究责任险投保指南
- 2025/04/18跨境并购法律咨询责任险保障范围
- 2024/09/26如何满足欧盟MDR法规中的保险要求